所謂版式設計,即在版面上將有限的視覺元素,進行有機的排列組合,將理性思維個性化地表現(xiàn)出來,是一種具有個人風格和藝術特色的視覺傳達方式,可以產(chǎn)生感觀上的美感。
版式設計的范圍可涉及報紙、雜志、書籍、畫冊、產(chǎn)品樣本、掛歷、招貼、唱片封套等平面設計的各個領域,它的設計原理和理論貫穿于平面設計的始終,在這其中有哪些關鍵點呢?
當平面的空間范圍內(nèi)有一個形象出現(xiàn),就有了它們之間的空間構成,任何版式設計在形態(tài)的原理上,均隸屬于點、線、面的分類:點形態(tài)在空間中產(chǎn)生活躍、輕松的視覺效果;線形態(tài)在空間產(chǎn)生方向性、條理性的美感,而面形態(tài)與空間產(chǎn)生層次性美感。
例如:面具有平衡、烘托及深化主題的作用,大面積的面的形態(tài),給人的視覺以擴張感;小面積的面的形態(tài),給人的視覺以內(nèi)聚感;實的面形態(tài),往往給人以量感大、有力度;虛的面形態(tài),往往給人以輕松而無量感,一般是用來襯托。
重心是心理上的中心,重心在空白的版面上是由位置而 定,它常處于中心偏上的位置,當出現(xiàn)一個主形時,即由此形象位置而定; 當形象數(shù)量增多時,就由視力的焦點、重點、力的匯集點而定。把握重心也就把握了編排的整體性,重心在設計技巧上的處理,有以下三方面:
①主體形象大、強、有力,在視覺中有壓倒一切形象的優(yōu) 勢,成為整個版面的重心,它的表現(xiàn)往往充斥整個版面,或者位于版面中間。
②視線的吸引與停留, 形象在版面面積雖不大,但置于大空間中,因此就具有了吸引視線的優(yōu)勢。 與此相同效應的的是反虛為實,借助周圍的密集形,而使空間成為視線的焦點。
③ 心理上的重心,當重心并不停留在具體形象,而借助于形的動向、力感、空間的趨勢、方向的暗示,轉移到力的匯集點,這就是心理上的重心。
版式中的對比因素是無所不在的,不論是形與形或是形與 空間,它們之間的大小、長短、多少、疏密、虛實等等,隨時都存在,只是對比的距離與程度不一而已,把握對比關系的協(xié)調(diào)與反差,這是編排藝術常用手法之一。
對比可以拉開畫面的反差,給人以視覺刺激。但是在版式設計的應用中需要根據(jù)畫面的實際需要加以應用,否則容易給人造成雜亂之感。在布置畫面時通常會保持大的對比、小的調(diào)和,也就是說在畫面的布置上,總體使用對比的手法,而局部是調(diào)和的方法,把各部分串聯(lián)起來,使畫面動中有靜、有張有弛,給人變化中的協(xié)調(diào)感。
①位置關系的流程。 依靠位置的主次關系來確保流程的合理性,這是流程處理中的常規(guī)技法。例如:版面的左上方是視線的進入位置,從上而下從左至右地移動視線是最合理的,可以說是符合人的生理習慣的,因此對于嚴肅性的視覺傳達非常合適。
②形象關系的流程。 形象有吸引視線的魅力,不管其位于何方,都能成為視線的開始,因此靠主體形象的動勢、形象的動作、方向的指示等,來引導視線的進程,感性地把握先后的視覺流程。
③重心誘導的流程。 在形象主次不太分明的編排中,視線的流程往往是從版面的重心開始,然后順沿形象的方向與力度的傾向來發(fā)展視線的進程,這是一種含蓄的視覺流程。
④導向訴求的流程。版式 設計中,有時因形象多、資料雜、方位不可控制等多種因素,最有效地實現(xiàn)控制莫過于借助文字、標號等有先后信息的符號來引導流程。例如:1、2、3、4……A、B、C、D……等等,這雖是硬性地解決先后秩序,但目標明確,不會造成混亂。
在繪畫中人們常常用“風格”一詞來形容出現(xiàn)在繪畫中的 某種統(tǒng)一性,但在版式編排設計中用“邏輯性”一詞來表現(xiàn)會比較恰當,甚至可以用“精于算計”來形容設計師們花在統(tǒng)一整個平面韻律上的心血。
①整體與局部。 任何一個版面在視覺效果中應該是完整與統(tǒng)一的,它表現(xiàn)為重心不宜多、視覺流程清楚、形式統(tǒng)一、主次分明等。任何個版面由于都是局部組合而成,所以有效地發(fā)揮局部表現(xiàn),同樣是表現(xiàn)主次、中心等效應的需要,使版面生動、活躍。
②功能效應與藝術效應。 任何編排都是為訴求內(nèi)容服務的,而不是為表現(xiàn)而表現(xiàn),讓信息以更合適接受者的方式被接受才是根本目的。版式設計應該更注重傳達,使傳達的內(nèi)容表達得更明晰。
版式設計是平面設計的基礎。版面的構成要素包括圖像、文字、圖形、色彩、線條等,但設計不是對這些要素的簡單羅列,這些無聲的視覺符號需要我們斟酌安排,使之具有形式美的含義,構成平面設計的基本結構、設計的基調(diào)。
網(wǎng)站地圖 友情鏈接: 寶騏機構